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实观点 > 专题文章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风物长宜放眼量

“十四五”期间,立足新时代,面对新环境,党和国家对深化国企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企业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下,要实现国企改革目标,既要总结国企改革历史经验,深入解读国企改革政策要求,还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通过切实的改革任务设计推动企业高效高质量发展,实现做优做强做大。
 
一、国企改革发展历程

自1978年至今,我国改革开放风雨砥砺42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国企改革历史经验是新时期改革不断推进、持续深化的坚实基础,立足过去,方可展望未来。总结国企改革42年风雨历程,大致可分为简政放权、减税让利(1978-1991),产权改革、制度创新(1992-2002),优化布局、国资监管(2003-2015),统筹设计、全面深化(2015-)四个大的阶段①。

(一)简政放权、减税让利阶段(1978-1991)
这一阶段国企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生产管理权限和利益分配关系,使企业脱离政府的直接行政性控制,成为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主要改革措施包括承包制、利润留成、盈亏包干、以税代利等。

(二)产权改革、制度创新阶段(1992-2002)
该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逻辑在于明晰企业财产权利和资产经营责任,通过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明确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优化布局、国资监管阶段(2003-2015)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以管企业为主。同时还通过大力推动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结构布局调整。为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提供了制度基础。

(四)统筹设计、全面深化改阶段(2015-)
2015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国企改革推向新高潮,党和国家在已有改革经验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全盘考虑,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资管理体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与配置,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重点任务。

纵观国有企业改革四大发展阶段,虽然不同阶段改革侧重点不同,但国企改革的主线条、大方向始终未变:一是持续调整和改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二是持续优化与改革国有企业自身制度安排。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国企改革的整体方向仍然是使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管”“放”关系更清晰,更有利于企业的自主经营;国有企业自身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健全,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①参考《中国国企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联合早报2019-1-6)、2019(第15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暨中国人才发展高峰论坛苏中兴教授主题分享《国企改革40年:改了什么,还要改什么》整理
 
二、国企改革政策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期,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突出改革实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实施文件,形成了国企改革“1+N”顶层设计政策体系。“1+N”政策体系围绕国企改革总体要求,从分类改革推进举措、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六大方面,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明确了方向,为新时代国企改革搭建了“四梁八柱”,形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设计图”。随着国企改革工作持续深入,改革不平衡、落实不到位情况凸显,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亟待攻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及新要求,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应运而生,进一步对党中央、国务院“1+N”政策体系细化、分解,确保国有企业改革举措落实落地。行动方案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督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公开参与市场竞争”、“抓好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八大方面的改革内容进行了详细设计,形成了“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施工图”。

“十四五”期间,国企改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新发展理念和“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不断加快建设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化经营机制与激励机制建设,坚持自主创新,在分类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和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企业改革任务设计

企业改革任务的设计既是国企改革政策落地的基石,也是企业解决自身经营问题,实现创新发展的抓手。“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必须研判国际国内政治与经济形势,精准把握国企改革政策方向,全面审视自身经营发展问题,将政策层面的改革要求与企业实际经营中的改革诉求相结合,围绕企业“十四五”发展战略,以企业高效高质量创新发展为目标,形成切实有效的改革任务,通过改革任务的落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显优势,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全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国有企业在具体改革任务设计时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战略导向原则,即改革任务设计一定要服务于企业“十四五”发展战略;二是分类示范原则,即集团型企业的改革要分层分类推进,要坚持先试点示范,再全面推进;三是统筹融合原则,即将改革任务融入企业经营发展具体工作,切忌“两张皮”。

为了确保政策性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同时让改革任务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高效助推器,必须将国企改革政策要求与企业经营发展和管理提升两大核心主题任务相融合(示意见图一)。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可以与企业“十四五”发展战略相融合,在“十四五”业务布局中突出聚焦主业、淡出非主业和不盈利业务;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可以与企业股权投资管理相融合,在投资计划中强调混合所有制推进,在投中管理强化混改过程监管,在投后管理突出已混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体现在基础管理与制度建设中,要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法人治理体系,突出党在法人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另外可以“对标世界一流”为抓手不断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健全本质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接轨,可以将各级人才的“选、用、育、留”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逐步市场化,真正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十四五”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示意图
 
总之,国企改革任务设计首先要紧扣改革目的,即在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上取得更大突破。另外,企业的改革任务与发展任务必须是一体化设计,相互融合,切忌改革一套规划、一套任务,发展一套规划、一套任务,各自执行、分别考核,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其他相关